常見藥用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說明
常見藥用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說明
混合脂肪酸甘油酯常見的有34型、36型、38型和40型,以下是不同型號的說明:
• 34型:熔點為33-35℃,皂化值為225-235,為白色或類白色的蠟狀固體,具有油脂臭,在氯仿或苯中易溶,在石油醚中溶解,在水或乙醇中幾乎不溶。
• 36型:熔點為35-37℃,皂化值為220-230,性狀與溶解性與34型類似,也是白色或類白色蠟狀固體,有油脂臭,易溶于氯仿、苯,可溶于石油醚,難溶于水和乙醇。
• 38型:熔點在37-39℃,皂化值為215-230,外觀和溶解性與上述型號基本相同,作為藥用輔料可用于制備栓劑等,在常溫下相對更穩(wěn)定,能為藥物提供較好的成型和緩釋作用。
• 40型:熔點達到39-41℃,皂化值為215-230,呈白色或類白色蠟狀固體,有油脂臭,在水中幾乎不溶,在一些有機溶劑中溶解性較好,由于其較高的熔點,更適合在一些對溫度要求較高的制劑環(huán)境中使用。
所有型號的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酸值應(yīng)不大于1.0,羥值應(yīng)不大于60,碘值應(yīng)不大于2.0,過氧化值不大于3,標示皂化值應(yīng)為215-260,皂化值應(yīng)為標示皂化值的95%-105%。
混合脂肪酸甘油酯34型、36型、38型的作用基本相似,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作為栓劑基質(zhì)
• 這三種型號都常作為藥物直腸或陰道制劑的載體,能使藥物在局部發(fā)揮作用,如治療痔瘡的栓劑,或通過黏膜吸收達到全身治療效果,如一些抗生素栓劑。能為藥物提供良好的物理形態(tài),便于塞入人體腔道,在體溫下能迅速融化或軟化,釋放藥物。



• 不同熔點的型號可根據(jù)藥物性質(zhì)和使用需求選擇,如34型熔點相對較低,在體溫下融化速度可能更快,更適合需要快速釋放藥物的情況;38型熔點較高,能使栓劑在常溫下更穩(wěn)定,適合對熱穩(wěn)定性要求較高的藥物或在高溫環(huán)境下儲存和使用的栓劑。
作為軟膏基質(zhì)
• 可作為軟膏、乳膏的基質(zhì),能使藥物均勻分散在基質(zhì)中,增強藥物在皮膚上的附著性和滲透性,有利于藥物透過皮膚發(fā)揮治療作用,如用于治療皮膚病的激素類軟膏。
• 能調(diào)節(jié)軟膏的稠度和硬度,36型、38型因熔點較高,可使軟膏在常溫下更易于成型和保存,防止軟膏在儲存過程中過于軟化或變形。
作為緩釋材料
• 可用于制備緩釋制劑,通過控制藥物在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中的釋放速度,實現(xiàn)藥物的緩慢釋放,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,減少給藥次數(shù),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,如一些長效的心血管藥物或鎮(zhèn)痛藥的緩釋制劑。
• 利用其不同的熔點和溶解特性,可精確調(diào)控藥物的釋放速率,例如38型由于熔點較高,藥物釋放相對較慢,更適合制備長效緩釋制劑;而34型可用于需要相對較快釋放藥物,但又希望有一定緩釋效果的制劑。